第511章 聊一聊那些年的知名女性(五十二)(1 / 2)
“靖难之役的结局么!大家伙也都知道,成功了,燕王朱棣荣登大宝。朱棣对徐氏,可不是那种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的人,普一登基,他就把徐氏立为了中宫皇后,更是在册封典礼上给了徐氏极大的殊荣。”
“怎么个特殊法呢?明太祖朱元璋在世之时,曾有过规定,皇后所用玺绶为龟纽,也不用单独颁发宣后诏书。然而咱们judy为表示对徐氏的重视与感激,不仅将皇后所用玺绶上的龟纽给直接改成了盘龙钮,封后当天更是让礼部官员单独在承天门宣读诏书诏告天下。”
朱元璋冷哼一声,对朱棣的某种改规制行为表示不满,不过看在他对发妻情深意切如他对妹子一般,他表示老子大人大量,不与这兔崽子计较。
朱棣无奈的翻白眼,表示这不都是他应该做的吗?
可惜斯人已逝,独留他这一伤心人。
“还有他还在诏书中大书特书徐氏的各种功劳和自己的感激之情,为表彰徐氏的二弟徐增寿在靖难之役中的功劳,哪怕他已去世,朱棣仍旧不忘在封赏功臣之时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让其儿子徐景昌承袭爵位。”
“至于建文帝的忠实追随者,却不被建文帝信任的徐辉祖,宁死不降朱棣。其实主播对此也很是不解,朱允炆有什么好的,值得你如此效忠,要知道站在你对立面的是你姐姐姐夫,正因为如此朱允炆疑心于你,可徐辉祖对朱允炆确实算得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忠臣。”
“哎!他选择了当姐姐姐夫的敌人,至死不悔!可选择当忠臣的他最终面临的是城池被攻破,他效忠的皇帝消失不见了,那么他的下场可想而知。然朱棣最终没有杀他,只是将他圈禁在府中,甚至在他病死之后,由他的儿子承袭了魏国公的爵位。”
“试问建文帝身边其他人的下场,徐辉祖尚能病死,这结局是不是已经好的不能再好了!这何尝又不是他对徐氏的一种厚爱呢!朱棣是马上的英雄,对待敌人,他不会心慈手软,可英雄也有柔情的时候,面对挚爱的弟弟,为了不让挚爱伤心,他果断的选择了留情。”
洪武年间,朱元璋面前,徐达是坐也不是,跪也不是,作为一个臣子来说,他私心觉得他大儿子做的没错,人生在世,先得忠君,可这君说真的确实做的不咋的,还有他那女婿后面做的太好了,所以他该请罪呢,还是该挺直腰杆?
好在朱元璋及时的摆了摆手,表示这未来事早已改变,他也不会以未来之事定罪,况且他对于徐辉祖这种忠君的行为很是欣赏,唯痛心于自己晚年的有眼无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