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2章 水利兴修是非多(二)(1 / 2)
对于朱载坖的举动,其实重臣们都是心照不宣的,朱载坖是何等样的皇帝,肯定是不能容忍谁跟他唱反调了,尤其是这事还是太子领衔的事情,朱载坖断然不会因为此事而影响太子的政治声誉的,那是朱载坖的底线,谁想在这个问题挑战朱载坖,就要做好准备承担朱载坖的怒火,在这点上连内阁辅臣也不敢来劝朱载坖。
而这次朱载坖显然是动了怒,不仅命令卫尉寺和三法司详查此案,而且在北直隶掀起大狱,对于敢于抵抗朝廷政策的士绅,朱载坖动用厂卫,还有地方按察司、州县等衙门,要求他们严厉打击这些对抗朝廷政策的士绅们,没收他们的土地,将他们的土地主要分给北直隶和军户和没有土地的百姓。
朱载坖要求优先安排军户,尤其是有一丁参加官军的,务必分给五十亩土地,凡是有一丁参加朝廷官军,赋税减半征收,对于士卒及其家属,朱载坖从来都是予以优待的,不仅如此,朱载坖还派人到东南招募善于种植水稻的百姓,迁移到北方。
这次对于北方豪强的打击,比之东南更加厉害,朱载坖这次宁愿从和倭国的海上贸易中分成为这些勋臣们和皇亲宗室、外戚,就是要从他们手中赎买土地,分配给百姓和军户们。
同时在朱载坖的授意之后,郑王和郑王世子上疏,将自己的王府庄田上交朝廷,分配百姓,自己只拿朝廷的宗禄即可,朱载坖随即将郑王父子的上疏下内阁及六部商议。
其实重臣们都很清楚,这次朱载坖是要将这些藩王们的土地予以收回分配,本来大明对于藩王们的管理办法就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朱载坖当然进一步对于这些宗室加以管理,就是用固定的宗禄取代他们所占有的大量土地。
对于朱载坖的这个看法,朝臣们当然是赞同,经过之前一轮对于土地的大规模清丈之后,朱载坖和朝廷对于大明的土地情况已经有所了解的,藩王们所掌握的大量土地,对于朝廷来说是极大的隐患,所以朱载坖这次以郑王为突破口,准备对于藩王们的土地予以整改。
对于应该怎么改,朱载坖不仅要求阁部重臣上疏,还有顾问咨询大臣们,也都要上疏就此事发表意见。其实对于此事,臣子们的意见是基本相同的,就是藩王们所拥有的土地实在是太多了,必须予以限制,这点整个朝堂都是达成一致的,只是具体应该怎么做。
激进一些的如前首辅、顾问咨询大臣高拱、前次辅、顾问咨询大臣张居正、左都御史海瑞、户部尚书鄢懋卿、总督仓场户部尚书王国光、大学士张四维、殷士儋等,认为藩王既然有宗禄,就不应该掌握大量的田产土地,不允许他们在掌握大量的土地,对于这些藩王们的土地,要予以没收,分配给百姓或者军户们耕种,由朝廷订立科则,统一岂可征收赋税。
↑返回顶部↑